卷之五十五 人物志【文苑之一】

周学曾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独家文学 www.djwx.net,最快更新道光晋江县志最新章节!

    论曰:文行兼优,玉粹无瑕,珠圆无缺,岂不可尚?顾文章云委波属,寿世名世,殊彬彬焉。则据其专长,皆山川美秀所锺,兼固可重,专亦匪轻也。汉之贾、马、王、扬,唐之沈、宋、李、杜,至今艳之。兹表文苑,皆真学问。高著述,出乎习科举之业者,亦以见多积厚发,非一隅之可囿,如此夫。

    唐

    蔡沼  许稷

    陈嘏

    五代

    康仁杰  王肱

    宋

    陈在中 胡靖

    郭咸  谢伯景

    许当  吕夏卿科

    黄冠  邱崇

    刘骥  曾诞

    薛纯儒 杨宏才

    林外  黄址

    曾慥  施实德

    黄子中 陈景温

    李缜  陈机

    杨少阳 陈权

    陈宗衢 罗知古

    杨寅翁 吕椿

    七才子合传 赵巩之

    杨中立

    元

    傅定保  陈信惠

    孙彦方  赵希直

    蒲仲昭

    唐

    蔡沼 字虚中。贞元中明经及第。《欧阳詹文集》有《送蔡沼及第后归闽觐省序》,其略曰:“虚中以学,予谬以文,共受遣乎长吏,皆求试于宗伯。虚中登太常第,归宁故园,予有曝腮之困,犹留京师。才欤?命欤?虚中其行乎。勿谓业就不增修,勿谓名成有所忽。”

    许稷 字君苗,由莆田徙晋江。少与陈舍人诩等会饮,诩语轻之,稷投杯入终南山,隐学三年,出就府荐,举贞元十八年造士,历官比部尚书郎,终衡州刺史。稷工诗歌,与欧阳詹、林藻友善,尝为《江南春》三首,词甚绮丽,人传诵之。

    陈嘏 字锡之。开成三年进士,官刑部郎中。以词赋擅时名,尤工篆隶。宣宗尝善其所作《霓裳羽衣曲》,曰:“琬琰器也!”将大用之,以疾卒。时同邑人王谷亦工诗。

    五代

    康仁杰 喜儒学,工诗。因游江淮,南唐陈德诚荐至金陵。唐主召问土俗,对答无滞,桴鄂州文学补溧阳簿。素性清俭,门无私谒。终汾阳令。

    王肱 字用辅。为文好讥刺当世,以是累举不第。尝著《济状》篇,又有无题古诗一百三十首,辞多凄惋。

    宋

    陈在中 字繇文,博学洽闻,尤深于《易》。景德中,进所著《六十四卦赋》。赐释褐,不仕。子■〈言右〉,亦工诗。

    胡靖 字立之。祥符元年进士。事继母孝。尤善属词。李庆孙、黄宗旦见其《弩牙》等十赋,相谓曰:“吾与汝弗如也。”

    郭咸 字建泉,甫成童,通经义。属文一洒而就,尤精法律书隶。年十九,登祥符二年进士。所著有《拙庵杂咏》等书。

    谢伯景 字景山。天圣二年进士,为许州法曹。诗文雄健高逸,欧阳修尝称之。女弟希孟亦工诗,皆其母所教也。

    许当 字当时。景祐元年进士,知古田,入为职方员外,乞通判本州,以便养亲。后守兴化,漳、建二州,并有惠政。当能诗,与欧阳永叔、梅圣俞相倡和,在古田有《桃溪五咏》。陶写风物之美。

    吕夏卿 字缙叔。庆历二年进士,调江宁尉,荐为编修《唐书》。官书成,迁直秘阁同知礼院。仁宗选任大臣,求治道,夏卿陈时务五事。且言天下之势不能常安,当于未然之前救其弊。仁宗颇用其策。英宗时,历史馆,同修起居注,知制诰。又言西北二边事宜,辞极切。熙宁初,迁兵部员外郎知制诰,同修实录。初,欧阳修、宋祁等典领《唐史》,十七年书始成。凡预载笔者,皆一时高选,前后十余人,迁徒不常。惟夏卿与范镇自发凡讫于竣事。夏卿又纂《新书纪志传义例》,摘其中繁文阙误,目为《唐书直笔新例》一卷、《唐兵志》三卷,又集天下碑刻为《唐文献信考》,《历代氏谱志》为《古今系表》。乞闲职,出知颍州。卒年五十三。子科,尝撰《唐史音义》六十本以进,诏付秘阁看详,仕终建雄军佥判。子靖,见《选举志》。

    黄冠 字元功,与兄允兑俱有才名。乡里为之语曰:“清源熿熿,邑有三黄。”元祐六年进士,仕充棣华宅诸王府教授判监。归贫甚,苇帘布幕图史,左右无长物,以诗酒自娱。与李邴往来酬唱。卒,邴铭其墓。著有《龟峰集》。

    邱崇 工诗文,尤精天文象数之学。尝侍父官惠之河源,时苏轼谪居于惠,崇因得闻其余论,而李邴亦尝与之唱和。有遗稿六帙。

    刘骥 字德称,父镃。绍圣元年进士。骥学能文,尝著《老子通论》。以父荫补官,仕至钦州守。子敏求。

    曾诞 字孚文。绍圣四年进士。有文名。元符初,孟后废,诞三与邹浩书,劝力请复后。浩皆不报。及浩以谏立刘后被黜南迁,诞作《玉山主人对客问》。讥其不早谏焉。

    薛纯儒 字季舒。绍兴元年进士。以诗学游上庠,任南海尉,以赏改秩知归善,历官廉州通判。

    杨宏才 字穉迁,长于文学。绍兴五年进士。调龙溪尉,获盗,法应改秩不就,以荐者升改,累阶朝奉大夫。晚奉祠居里,号嬾真居士。著有《覆瓿集》一十卷。卒年七十五。

    林外 字岂尘,知孙。工诗词,游太学,尝题吴江垂虹亭,人以为不食烟火语。他日,衣鹤氅衣,往西湖,题诗雪中既去,人皆惊叹以为仙笔。绍兴三十年第进士,仕止兴化令。所著有《孏窠类稿》。

    黄址 长于诗,有集。又有《南华真经解》、《琴书人觉》一十卷。

    曾慥 字端伯。初为尚书郎,直宝文阁,奉祠。博学能诗,间居银峰,集百家之说,类纂成书,可以资治体,助名教,供笑谈、广见闻者,凡六百二十余种。自号至游居士。

    施实德 官佥判,有《瑶林闲居集》。

    黄子中 少游场屋,不遂,归休林泉,自号南陂处士。工诗,有《南陂集》。乡先生刘天麟题其诗曰:“自叹苦吟诗不老,羡君词气凛横秋。争如兀坐茅檐下,得见淡云五凤楼。”

    陈景温 字子实。淳熙问上庠。词赋擅名,弱冠入京,补试,以“大衍天地之枢”为题,多士愕眙。景温讲析四象要义甚详,应试者皆来授指,以内舍生卒。

    李缜 字伯玉。少时赋《盆池诗》。有〔疑与月相吞”之句,故相何■〈卤上木下,仌代乂〉一见嗟赏。缜不忍离父母,求便养亲,丐宗院及奉祠馆,不复有仕进意,自号万如居士。常曰:“与其有求于世,曷若无欲于己;与其为人所贱,不若以贱自安。”通判福州,请奉祠归,三年卒。著有文集十卷,《梅花百咏》一篇。

    陈机 字介行,学问该贯,尤工诗,写情咏物,往往出人意表,尝有读《易》诗云:“从此不除窗外草,要观天地发生心。”又曰:“须信生生是真《易》,疏篱依旧竹生孙。”其深到如此。

    杨少阳 字七公。有诗文数百篇,为时名公称赏。如《崇福寺碑铭》、《二公亭记》,皆号奇绝。

    陈权 字巽行,号朝阳居士。注老子《道德经》,编类《汉唐君臣图》,著有《朝阳诗集》。

    陈宗衢 字伯可。嘉泰二年进士,历潮州教候官令、通判肇庆府、知新州。博学能诗,而疏吏道。闽帅胡榘尝以职事督过,因览和诗击节叹赏,遂加敬焉。

    罗知古 字子隆,诗文有名乡校,开禧元年进士,知建安县通判兴化军。居官以廉平称。

    杨寅翁 字仁叟,炳子。少颖慧,博闻强记,尤邃于《春秋》。为文慕曾南丰,诗慕黄山谷、陈后山,骈语则慕汪浮溪,未尝规规摹仿,而雄浑精拔,成一家言。登嘉定元年进士,尝举博学宏诃,授宜黄令。宝庆初,以大臣荐召,未行,卒于官。年四十八。赠加一秩。著有《书解春秋讲义》等书。

    吕椿 字之寿。幼从邱葵学,过目成诵,词赋立就。著《春秋精义》、《诗书直解》、《礼记解》。所为诗,自成一家。

    七才子 吴翊、黄为贵、黄蒨、陈水弼、柯昭梦、王文篆,石自勗,俱宋时晋江人,工诗,号七才子。惜其诗文不传,隆、万二志附于人物之后,今仍焉。

    赵巩之 字子固。知闽清县,有善政,民德之。召为军器监丞,佥大理寺丞,知南外宗正事。所著有《寄庵集》。

    杨中立 字南强。学问淹博,知龙岩县,有惠政。

    元

    傅定保 字季谟。宋咸淳中礼部奏赋第四,知贡举。方逢辰见之,惊喜曰:“佥阅试文意老于文场者,乃英妙若是。”时相贾似道沮抑新进,以乡试字迹微异难之,俾后六年始得廷对。定保归,益力学。大德初,提学吴涛荐授漳州路学正。首以《太极图》、《西铭》合讲之,听者悦服。改三山书院山长。阅三月,辞移授徒养母。至治中,以平江路儒学教授致仕。其讲解能守先儒成说,为文温润典裁。著有《四书讲稾》及诗文若干卷。

    陈信惠 字孚中。以才应任师府,辟从平漳寇有功,授山魁、彭湖、卢溪三寨巡检,历官惠安令,多惠政。调顺昌,寻以老疾致仕。号退翁,有《中斋》等集。

    孙彦方 生长贵胄,妙年恬养,川游岩观,风哦月谣,清新而壮亮,雅丽而韵度。古田张以宁游温陵,叹服其诗,刻之《桐华新稿》。

    赵希直 宋宗室,里第藏书赢于巷市,悉丹铅点定遍读之。尤以善诗闻。张以宁称其短章清妍妥适,长篇滔滔汩汩,简断而思溢,人不足,己独多也。

    蒲仲昭 祖心泉,故梅川太守,知宋祚将危,隐身读书,遗诗若干卷,刘克庄序之。仲昭世其业,而游居于泉。同时以诗鸣者陈衷仲、阮信道、王元翰。仲昭或师或友,皆熏所长。